dataset-opencompass/data/cmmlu/test/virology.csv
2025-07-18 07:25:44 +00:00

26 KiB
Raw Blame History

1QuestionABCDAnswer
20下列病毒中,属于是 DNA 病毒的是新城疫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口蹄疫病毒禽流感病毒B
31近百年来猩红热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轻型病人增多病死率50年代为20年代的1/30称疾病变化为长期变动季节性周期性短期波动A
42朊病毒的主要特征是只有 ssRNA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 DNA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 dsRNA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蛋白质,没有核酸D
53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构成病毒衣壳蛋白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白C
64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腺病毒正粘病毒风疹病毒弹状病毒A
75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突变表型混合基因重组加强作用B
86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是阻止病毒穿入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吸附B
97用于预防病毒感染的减毒活疫苗是乙脑疫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口服糖丸疫苗狂犬疫苗C
108逆转录病毒的核酸类型为单股正链RNA单股正链DNA单股正链RNA 二聚体单股负链DNAC
119病原体能够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被称为致病力侵袭力传染性毒力A
1210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吸附、结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及释放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C
1311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多重复活交叉复活互补作用温度敏感性变异D
1412一些传染病如菌痢在我国终年均可发病但每年8-9月份则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此现象称为长期变动周期性短期波动季节性D
1513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是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感冒狂犬病B
1614某病的患病率与该病的发病率及病程有关,当后两者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为新发病人数÷病程发病率×病程发病率÷病程新发病人数×病程B
1715下列为病毒的特殊结构是核心衣壳刺突核衣壳C
1816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病例对照研究现况研究普查抽样调查A
1917经垂直感染导致畸胎的病毒主要有麻疹病毒风疹病毒乙脑病毒流感病毒B
2018有关病毒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相互相互传播为水平传播 ,主要经皮肤和粘膜传播病毒感染细胞造成的免疫病理损伤仅限于Ⅳ型变态反应慢发病毒感染就是病毒的慢性感染母亲将病毒传给其子女的感染为垂直传播A
2119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核衣壳核酸包膜衣壳A
2220病毒包膜的特点不包括决定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特异性来源于宿主细胞可被脂溶剂溶解镶嵌有细胞编码的蛋白D
2321夏季因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升高而引起的蚊媒传染病的流行属于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在流行病学三角模型中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病因、宿主环境三要素保持动态平衡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增加D
2422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群,暴露人口必须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且必须是观察地区内的全部居民观察时期内、观察地区的人群该疾病的接触者观察地区的本地居民B
2523注射白喉抗毒素的同时,又接种白喉类毒素,这种免疫称为人工被动自然自动人工自动人工自动被动免疫D
2624病毒的中和试验是病毒血清学特异试验,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中和试验是指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的一种试验中和试验需用活细胞或鸡胚或动物来判断结果中和抗体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中和试验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试验C
2725不能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诱生剂是头孢菌素衣原体细菌脂多糖人工合成双股RNAA
2826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C
2927对病毒包膜的叙述错误的是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表面凸起称为壳粒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D
3028病毒粒子中的一种结构是来自寄主细胞膜的,它是刺突包膜核心衣壳B
3129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是:革螨C
3230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的病毒核酸类型是双股RNA单股正链RNA双股DNA单股负链RNAB
3331如某一新的疗法可防止某疾病死亡,但不能促使其康复时,那么将会发生该病的患病减少患病率增加发病率降低发病率增加B
3432可直接测量病毒体大小的方法是电子显微镜观察超速离心法光学显微镜观察X线衍射法A
3533病毒与立克次体相同的特点是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含有DNA和RNA含有核蛋白体B
3634与衣壳生物学意义无关的是组成病毒抗原裸露病毒体吸附细胞的结构决定病毒的致病特点保护病毒核酸C
3735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流感病毒腺病毒痘类病毒疱疹病毒A
3836目前在全世界已消灭的疾病是天花麻疹霍乱鼠疫A
3937比较两个地区的流感流行程度时用罹患率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患病率B
4038从疾病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与疾病发生有关的三大因素是易感性、传播途径、传染源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遗传、营养、身体锻炼宿主、环境、病原物B
4139下面各项陈述,何者不适于解释传染病水型流行在水源易受污染的地区多发疾病的发生与职业和性别无关疾病的发生与冬季关系很大多次暴发时流行曲线可能不只—个高峰C
4240组织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取决于细胞支持病毒复制的能力及病毒的特殊结构组织中易感细胞数目细胞是否处于感受态病毒是否产生毒素B
4341构成“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有微生物、媒介、宿主寄生虫、中间宿主、终末宿主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机体D
4442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包膜神经氨酸酶衣壳核酸D
4543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人群中营养状况普遍不良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致病因素与宿主同时存在致病因素、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失去平衡D
4644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紫外线能灭活病毒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所有病毒对脂溶剂都敏感D
4745决定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包膜核酸刺突衣壳B
4846某病的发病率是指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与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某种感染引起的病例数某种原因导致某病的发病率任何疾病的发病概率A
4947下列哪种传染病不需要隔离病毒性肝炎钩虫病鼠疫结核病B
5048通过现况调查与随后的定期随访,对早期糖尿病或无症状的葡萄糖耐受试验阳性者观察其经过若干年后的结局和转归。这类研究属于疾病的管理模式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研究疾病各阶段的比例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B
5149孕妇患风疹后,可能引起胎儿畸形,这种传播病原体的方式称为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医源性传播上行传播B
5250下列抗病毒免疫因素中,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因素是NK细胞Tc细胞补体巨噬细胞B
5351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柯萨奇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ECHO 病毒C
5452温和噬菌体的核酸类型都是ssRNAssDNAdsDNAdsRNAC
5553证明某因素是某病的病因须经历的步骤是先对各病例进行检验,找出可疑病因,再作实验证实从疾病的频率和分布中形成假设,经分析验证再进行病因推断从病理资料提出病因假设,再通过实验证实调查各病例,寻找其共同因素,并用此因素作实验,实验成功则病因成立B
5654构成病毒核心的化学成分是核酸蛋白质类脂磷酸A
5755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职业、家庭和环境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国家、地区和城乡A
5856病毒感染造成细胞损伤的因素中不包括病毒引起细胞融合病毒大量增殖损伤靶细胞Tc细胞直接杀死靶细胞中和抗体直接溶解靶细胞D
5957美国芬兰等国提出:早期发现并治疗高血压,提倡不吸烟或戒烟,推广健康饮食以控制高血脂等来预防冠心病。这是因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找出了该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了对该病的预防途径冠心病是这些国家的主要死因通过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可以去除或减轻冠心病的这些危险因素冠心病是由多病因造成的A
6058病毒体的定义是可独立生存的病毒无包膜的裸露病毒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有刺突的包膜病毒C
6159一些传染病的流行其时间上具有规律性,称此状况为短期波动长期变动季节性周期性D
6260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方法学研究观察法理论法C
6361干扰素的本质是缺陷病毒编码的蛋白受病毒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受病毒感染后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病毒抗原C
6462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它可以评价药物或保健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性问题它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C
6563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D
6664判断因果联系时的必要条件是联系的强度联系的合理性时间顺序,即先“因”后“果”联系的一致性C
6765逆转录病毒特有的酶是依赖RNA的RNA聚合酶依赖DNA的DNA聚合酶依赖RNA的DNA聚合酶依赖DNA的RNA聚合酶C
6866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映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最常用下列哪个指标人群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C
6967无包膜的病毒是腺病毒流感病毒披膜病毒疱疹病毒A
7068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大多数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可以同时既是效应标志又是暴露标志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以作为暴露标志D
7169生物标志的类型主要包括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免疫标志、易感性标志、暴露标志暴露标志、病理标志、易感性标志暴露标志、免疫标志、效应标志A
7270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研究各种疾病的学科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防制的科学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D
7371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病毒包膜的成分吸附作用免疫原性保护核酸作用C
7472病毒遗传信息从RNA转为DNA的过程称为基因转化基因变异噬菌体转导逆转录D
7573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A
7674病毒的特征中不包括含两种核酸无细胞结构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对抗生素不敏感A
7775宿主状态是遗传因素与下列哪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B
7876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有明显的职业特点无地区性,但有季节性有地区件,但无季节性无明显的职业特点A
7977与病毒复制中的隐蔽期有关的是脱壳吸附生物合成穿入C
8078节肢动物自吸入病原体至能够感染易感者,需完成其生活周期中的某个阶段后,才具有传染性,所需的这段时间称为非传染期传染期外潜伏期前驱期C
8179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偏倚除样本选择偏倚外,还可能出现混杂偏倚检测偏倚标本储存偏倚标本采集偏倚D
8280不能用照射紫外线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原因是此种灭活的疫苗经可见光照射可复活毒株此种灭活的疫苗容易诱发被接种者癌瘤紫外线杀伤力弱不能灭活所有的病毒此种灭活的疫苗抗原性弱A
8381潜伏感染的特点是症状多为亚急性潜伏期长达数月至数十年潜伏状态检测不到任何病毒指标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
8482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区别是群体测量方法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测量的结局不同研究对象不同C
8583对病因含义最确切的表达是物理因素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化学因素心理因素B
8684传染源是指机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的人或动物体内有细菌的人机体内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D
8785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B
8886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衣壳由壳粒构成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有包膜的病毒才有感染性D
8987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现况调查抽样调查队列研究实验研究D
9088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A
9189为了探讨某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常应用遗传流行病学描述流行病学移民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C
9290易发生潜伏感染的病毒是疱疹病毒麻疹病毒轮状病毒流感病毒A
9391感染率的指标常用于慢性病隐性感染较多的疾病急性传染病精神病B
9492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环境因素影响人们对疾病的暴露程度病因作用于宿主即可发生疾病病因、宿主、环境为疾病发生的三要素宿主因素决定人们对疾病的易感性B
9593WHO提出的扩大免疫计划以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肺结核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和肺结核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和肺结核D
9694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媒介昆虫传播经污染物共同媒介传播经手直接传播D
9795当对某病的情况了解不多时,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往往是理论性的描述性的实验性的分析性的B
9896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毫微米(nm)微微米(pm)微米(μm)毫微微米(fm)A
9997下列哪一项不是病因推断的标准相对危险度较大致病因素与疾病一一对应因先于果因素的分布与疾病的分布一致B
10098能吸附宿主细胞协助病毒侵入细胞的部分是核酸壳粒包膜衣壳D
10199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计划免疫免疫人口的死亡传染病流行易感人口的迁出B
102100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传染源传播媒介传播途径带菌者B
103101二十面体对称的病毒粒子的五邻体位于12 个顶角上20 个面上30 条棱上分别位于 12 个顶角上、20 个面上、30 条棱上A
104102用直接电镜法可做出早期快速诊断的病毒是轮状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A
105103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社区干预试验临床试验人群现场试验病例对照研究D
106104通过性接触或吸毒共用污染注射器传播的病毒是埃可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D
107105移民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肿瘤和慢性病的遗传因素卫生水平对疾病的影响疾病与环境的关系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孰大D
108106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腺病毒ECHO病毒麻疹病毒柯萨奇病毒C
109107子代病毒释放的途径中不包括整合释放细胞裂解释放出芽释放通过细胞间桥释放A
110108病毒不同于衣原体的特点是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对抗生素不敏感能通过细菌滤器严格地细胞内寄生B
111109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现场试验历史性队列研究C
112110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昆虫叮咬吸血呼吸道粪—口途径输血—注射C
113111构成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机体传染源、传播途径、自然环境传染源、传播途径、环境A
114112目前我国规定的监测传染病是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登革热疟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天花、霍乱鼠疫、流行性感冒、回归热、艾滋病霍乱、天花、流行性感冒、登革热A
115113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A
116114白喉棒杆菌当其染色体 DNA 整合了 噬菌体的核酸以后,就能合成白喉毒素,成为有毒菌株,此种现象称为转染转化溶源转变转导C
117115通过现场调查把疾病在时间、地区及人群中分布的特征加以描述经比较后,提出致病因素的假设的过程是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
118116关于狂犬病病毒描述正确的是有囊膜、核酸为 DNA有囊膜、核酸为 RNA无囊膜、核酸为 RNA无囊膜、核酸为 DNAB
119117人畜共患的病毒不包括朊病毒流感病毒狂犬病毒乙肝病毒D
120118对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时,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患病率病死率发病率死亡率C
121119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细胞表面的受体病毒表面的血凝素病毒的衣壳A
122120对暴发流行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能暴露地点的线索证实某些人群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识别可能引起续发传播的因素收集有关信息,以便为形成传染源及传播方式的假说提出依据D
123121在病因学上,轮状模型与三角模型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更强调影响疾病发生的三要素更强调特异性病原学说有差别地看待疾病的三要素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C
124122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前驱期潜伏期发病前期传染期B
125123传染期是指从临床症状出现到停止排出病原体的时期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的时间从感染病原体到症状出现的时期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D
126124在建立病因假设的时候,所用的逻辑思维法则通常不包括下列哪一项排除法求异法演绎法共变法C
127125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多糖脂类蛋白质磷酸B
128126含有宿主细胞成分的是包膜核衣壳衣壳核酸A
129127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疾病健康人病人人群D
130128保护病毒核酸的是 衣壳核酸核衣壳包膜A
131129以下哪一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其长短影响流行特征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决定预防措施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B
132130有一类病毒的 RNA 是具有侵染性的,它是-RNA 病毒反转录病毒+RNA 病毒RNA 病毒C
13313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不涉及药物治疗研究疾病的病因学提供诊断依据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D
134132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吸附作用对脂溶剂敏感性病毒包膜的成分保护核酸作用B
135133无环鸟苷(ACV)有效控制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机理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和DNA合成抑制病毒RNA聚合酶抑制敏感细胞DNA复制作用于敏感细胞表面受体A
136134下列关于病毒说法错误的是近有一种类型的核酸没有细胞结构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合成系统可以独立存活D
137135储存病毒遗传信息的是衣壳包膜核酸核衣壳C
138136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DNARNA脂肪A
139137疾病发生的三角模型存在的缺陷是强调病原物、宿主和环境同等重要强调环境强调宿主强调遗传因素A
140138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痢疾杆菌噬菌体D
141139下列物质中,具有感染性的是Dane 颗粒小球形颗粒HBeAg管形颗粒A
142140在流行病学较常用的发病统计指标有率、发病率、标化死亡率、病死率发病率、患病率、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罹患率、患病率、发病率、续发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C
143141确定暴露于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关系时,下列哪一条可不加考虑联系的强度和特异性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剂量反应关系与现代科学知识协调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P值大小D
144142下列哪种疾病不是人畜共患疾病伤寒结核病阿米巴痢疾钩端螺旋体病A
145143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DNARNADNA 或 RNADNA 和 RNAC
146144确定接触者检疫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潜伏期传染期前驱期恢复期A
147145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传染病患者有典型症状的病人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无症状的健康人C
148146有包膜的病毒侵人细胞的方式是膜融合裂解细胞膜胞饮直接穿人B
149147病原体生存、生长和繁殖的自然场所被称为媒介物临床病例宿主传染源C
150148干扰素抗病毒感染的机制影像病毒装配直接干扰病毒 mRNA 的转录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进入易感染细胞C
151149病毒的致病物质是热原蛋白质和核酸外毒素内毒素B
152150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轮状模型中的生物,物理化学和社会环境三个组成部分的比重因病种的变化而异病因网用于疾病多因素研究而不强调疾病单一致病因子的作用轮状模型用于疾病的多因素研究而不强调疾病单一致病因子的作用轮状模型的生物,物理化学和社会环境三个组成部分的比重随宿主的遗传因素的不同而异A
153151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可引起原发性肝癌宫颈癌肉瘤细胞淋巴瘤B
1541521988年上海市发生甲型肝炎大流行病毒主要通过生食毛蚶而侵入人体毛蚶为病因的工作假设是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找出的求同法排除法求异法实验法A
155153以下哪种不是艾滋病主要传播方式血液传播垂直传播性传播唾液传播D
156154计算某一时期内发病率时要考虑新发病例数和病例按时间分布、暴露人口数暴露人口数的年龄、性别分布病例按性别年龄分布、暴露人口数病例的地区分布、各地区暴露人口数D
157155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临床症状期前驱期潜伏期传染期D
158156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实验研究建立数学模型观察法临床试验C
159157抗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激活补体杀伤靶细胞ADCC效应阻止病毒吸附降解病毒核酸C
160158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A
161159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核酸+包膜核心+衣壳+包膜核心+衣壳核衣壳+包膜A
162160下列有关病毒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叙述错误的是病毒的繁殖是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的病毒可以利用自身的营养分裂形成新个体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组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
163161为制定某地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是队列研究流行病学实验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C
164162无包膜病毒完整病毒体的是 核酸衣壳包膜核衣壳D
165163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容易聚集的地方传染源能达到的范围传染源所在的地区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D
166164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对干扰素敏感含有DNA和RNAD
167165新的疫苗或预防药物在推广应用前必须做通过动物试验证实其效果证明其无严重副作用通过现场试验考核其实际预防效果通过毒理学鉴定证明其对人体无害C
168166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自动免疫使用的制剂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麻疹活疫苗卡介苗丙种球蛋白D
169167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死亡构成比患病率发病率续发率B
170168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B